監(jiān)管亮劍外賣混戰(zhàn),餐飲人迎喘息之機?頭條

7月18日,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緊急約談餓了么、美團、京東三大外賣平臺,直指行業(yè)“補貼大戰(zhàn)”“二選一”“算法壓榨”等亂象,要求平臺“理性競爭,構建多方共贏生態(tài)”。
這場被業(yè)內稱為“外賣行業(yè)最嚴監(jiān)管”的約談,背后是無數餐飲商家的血淚——某奶茶店老板算了筆賬:一杯成本8元的奶茶,平臺補貼后賣5元還包郵,單日賣1000杯倒虧3000元;重慶小面店主吐槽“傭金雖降,但強制參與滿減活動,訂單越多虧得越狠”。
當“0元購”“滿18減18”的促銷廣告鋪滿屏幕,餐飲商家卻陷入“有訂單無利潤”的困局。此刻,監(jiān)管亮劍能否終結這場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”的內卷?餐飲行業(yè)又該如何回歸“品質競爭”的商業(yè)本質?
01、瘋狂補貼戰(zhàn):平臺“燒錢”背后的商家血淚
2025年的外賣市場,儼然成了資本角力的“修羅場”。京東以“全年免傭金+百億補貼”強勢入局,日訂單量40天突破千萬單;淘寶閃購砸下500億補貼,帶動4124個品牌銷量破峰;美團則以“0元奶茶”“拼好飯9.9元套餐”應戰(zhàn),單日訂單量一度沖至1.5億單。
補貼狂歡的代價,最終轉嫁到商家身上。某連鎖茶飲品牌負責人透露,參與平臺“滿25減21”活動后,單杯利潤從5元壓縮至不足1元,“為保流量不得不參與,否則搜索排名直接降權”。中小商家更慘:北京某快餐店老板算了筆賬,平臺傭金(6%-8%)+配送費(5-8元)+推廣費(日均100元),疊加補貼分攤,利潤率從20%暴跌至3%以下。中國烹飪協(xié)會數據顯示,超60%商家因“低價引流”陷入“賠本賺吆喝”,部分純外賣店甚至通過“偷工減料”維持生存。
騎手與消費者亦成“受害者”。為搶單,騎手日均工作超14小時,交通事故率同比上升23%;消費者看似得實惠,卻面臨“圖片與實物不符”“配送超時”等問題,2025年上半年外賣投訴量達12.6萬件,其中價格欺詐占比34%。
02、監(jiān)管劃紅線:從“資本無序”到“生態(tài)共建”
當“低價傾銷”“算法霸權”成為外賣行業(yè)的代名詞,監(jiān)管介入已勢在必行。
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此次約談并非偶然——2025年上半年,全國12315平臺受理的外賣投訴量同比激增47%,其中“虛假促銷”“傭金爭議”占比超60%;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更是連續(xù)三次發(fā)文,呼吁“警惕外賣平臺以‘補貼’之名行‘掠奪’之實”。在行業(yè)生態(tài)瀕臨失衡的臨界點,這場被業(yè)內稱為“外賣行業(yè)供給側改革”的監(jiān)管亮劍,正試圖通過三大核心要求重構競爭規(guī)則:
1、禁止惡性競爭,規(guī)范促銷行為
監(jiān)管部門嚴禁平臺“低于成本價傾銷”(如“0元購”)、“強制商家分攤補貼”,要求建立促銷自查機制,保障規(guī)則透明。此前,平臺常以“流量傾斜”“搜索降權”變相強制商家參與活動,某連鎖品牌因拒絕獨家合作,曝光量驟降40%。新規(guī)實施后,商家可自主選擇活動,避免“被內卷”。
2、透明化收費,保障商家利潤
針對“傭金不透明”問題,監(jiān)管要求平臺“提前30日公示費率調整方案”,禁止“保底抽傭”“暗箱操作”。目前,美團技術服務費為6%-8%,餓了么5%-8%,但疊加配送費、推廣費后,實際成本常超20%。北京南城香創(chuàng)始人汪國玉呼吁:“平臺應合理設定傭金上限,讓商家有利潤空間提升品質?!?/span>
3、優(yōu)化算法壓榨,保障騎手權益
約談要求平臺“調整最嚴算法”,給騎手留足配送時間,落實社保繳納。此前,部分平臺將配送時限壓縮至28分鐘,超時扣款比例達50%。美團已在15城試點“彈性時效”系統(tǒng),騎手滿意度提升17個百分點;京東則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,投訴率下降50%。
03、餐飲連鎖的破局之道:從“流量依賴”到“價值深耕”
監(jiān)管政策的收緊,正在倒逼餐飲行業(yè)告別“平臺依附式生存”。當補貼紅利退潮、流量成本高企,連鎖企業(yè)必須重新審視與平臺的關系——不是被動接受規(guī)則,而是主動構建“平臺合作+自主經營”的雙輪驅動模式。具體而言,破局路徑可聚焦三大方向:
1、多平臺運營,掌握議價主動權
京東“免傭金”、美團“返傭計劃”(頭部商戶傭金降至3%)、餓了么“中小商戶階梯返現”,為商家提供了“貨比三家”的空間。某火鍋連鎖品牌通過“美團保流水+京東賺利潤+抖音做品牌”的組合策略,外賣利潤率提升至8%,較單一平臺運營時翻倍。
2、數字化提效,降低平臺依賴
頭部連鎖加速私域建設:瑞幸通過“快取店+APP下單”,將外賣依賴度從60%降至35%;喜姐炸串在餓了么構建“會員引流-社群運營-復購轉化”體系,私域訂單占比達25%。同時,智能調度系統(tǒng)(如美團“超腦”、餓了么“方舟”)可縮短等餐時間43%,降低履約成本。
3、差異化競爭,跳出價格戰(zhàn)泥潭
健康餐、預制菜、場景化套餐成新增長點:西貝推出“一人食套餐+兒童餐”,外賣客單價提升至68元;盒馬“30分鐘宴席套餐”春節(jié)銷量突破80萬份,非餐品類占比提升至16%。
餐飲界新媒體認為:“當平臺補貼退潮,只有靠品質和服務才能留住用戶。”
回歸商業(yè)本質,方得長久。
這場監(jiān)管約談,不是給外賣行業(yè)“降溫”,而是“糾偏”。當資本退去,平臺與商家不該是“零和博弈”,而應是“共生關系”——平臺通過技術提升效率,商家通過品質贏得口碑,騎手通過勞動獲得尊嚴,消費者通過服務滿足需求。
餐飲行業(yè)的未來,不在“9.9元炸雞”的流量狂歡里,而在“現炒的鍋氣”“新鮮的食材”“貼心的服務”中。愿監(jiān)管的利劍斬斷內卷的枷鎖,讓餐飲人重拾初心,讓外賣回歸“美好生活”的本質。
免責聲明: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www.www.bjxslz.com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絡,僅供用戶免費查閱,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時性和有效性,若網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、延誤、不準確、錯誤和遺漏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處理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